/策划,早晚的事儿/
早晚策划
在早期传统营销时代,广告投入的最大目的是“曝光”,依靠这份“曝光”完成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了解,是传播的基本思路。
但如今,几乎每个细分市场都处于白热化的竞争态势,品牌与品牌之间的角逐也上升到了消费者的心智层面,如何打造一个特定的品牌形象、获取更多用户青睐,就是营销的关键议题。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说到:“只有将品牌生活化,才能真正贴近消费者的情感、思想乃至精神,他们才会成为该产品的忠实用户”。
依托这一底层逻辑,快手就在其十周年之际,释出了一支饱含力量和深情的短片,通过展现平凡人的不同生活事迹,巧妙地塑造起了有温度的品牌形象。
视频文案摘录
这个世界为每个新来的人
都准备了一份礼物
这份礼物人人不同
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向往」
一只鸟向往天空
一条鱼向往河流
一粒种子向往大地
那一个人、一家人、一群人
又会向往什么?
向往更好的生活
才有更多的收获
当一种幸福点亮更多人的幸福
一个生命激励另一个生命
我们正在更好的路上前进
那些古往今来人们走过的路
没走过的路
都变成我们要走的路
这条路上
我们会拥抱无数的人,抵达无穷的远方
无论多美的梦,梦里有多少想去的地方
想见的人,都会成真
这是更好的生活
也是你送给世界的礼物
快手10年,为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时不时刷快手,又对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有所了解,你会在快手用户主页个人介绍里,经常看到这样一句在其他平台上很难看到的话:
这句话它看上去是句客套话,还能从中读到点求生欲。
但如果追溯它的缘起,则会发现它并不是假客气,也不是担心被官方封号而用它来做护身符,而是因为快手从平台流量和算法上,给予了每一位用户一个均等被看见的机会。
只要你乐于分享,在快手上你的内容就能吸引到陌生人的鼓励。
你再有一技之长,你就有机会通过快手走进大众视野,进而改变乃至改善自己的生活。
比如这支十周年品牌视频中出镜的7组人物,他们的生活都曾或多或少的被快手改变过。
所以如果我们站在这些用户角度去看:快手这十年,就是这样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坚持有热爱的人,被一群群人所看见和鼓舞到的十年。
先是他们遇见了快手,再是他们在快手上连接起了一个个共同体。
他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群群人内心对生活的向往与投射。
去看快手这个品牌十年走过来的路,则能从中看到一个没有前车可鉴的品牌,走出了一条穿过「无人区」的成长路径。
而除了这则视频,快手还推出了H5:《你的十年,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其中同样打动人的文案也激发了用户的认同感和分享欲。
一共准备了50个以假乱真”的电影标题,和50条兼顾文艺和人生哲理的文案,每条电影名和文案搭配着画面,都是一张诚意满满的大片海报。
在快手十周年《光合演讲》主题活动上,现场邀请到《创造营》学员韩美娟、工地诗人神木爱木李小刚等这些拥有美好生活态度的快手大V和忠实用户,来进行主题演讲。文案中的温情力量也缓缓而来。
对自己,对他人有交代
就是我认为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生活是能摆脱恐惧做回自己
更好的生活就是当我老了
眼中有热爱,心里有期待
一砖一瓦之间的诗歌就是更好的生活
对我来说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就是更好的生活
把虚拟世界的快乐
分享给真实世界的大家就是最好的生活
平凡如我也能得到
这么多人一直的陪伴
就是更好的生活
不信命不断向更好奋斗
就是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生活是可以更加自信地表达
最后:
从「看见」到「拥抱」,是一种升级。这里面有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升级,也有从「认知」到「行动」的升级。
当快手在品牌第十周年这个节点上,发出「为更好的生活」这份「品牌感言」时,它其实也是在拥抱一种更好的生活。
在这份拥抱里,能感知到它也表达了自己想成为一个更好的品牌向往。
品牌十年饮水,用户冷暖自知。
如果有人去梳理这些产品十年间的进化历程,相信不仅能从中看到技术进步的图谱,也能从中映照出自己私人生活的变迁。
你和我,一代又一代人,正交叉穿行在这些品牌的这一个十年。
和下一个十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