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策划 >> 营销策划资源 >> 正文 >> 正文

山西的经济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或与此多少有点

来源:营销策划 时间:2022/11/25

首先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由于本人认知、知识等方面皆有局限,本文中涉及的观点也是本人点滴经历的一点体会,经历有限导致观点局限性更大,如您观之不适,敬请谅解。另,请任何企业或个人勿对号入座,谢谢!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正文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句话“14省的火炉,燃烧的是山西的故土……”

还记得有个说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山西是被遗忘的省份;

本人祖籍某沿海省份沿海市,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山西,至今13年,恍如一梦。

年-年,十年间,我虽人在山西,但工作上接触的同事、领导基本都是南方人,跟本地人的接触并没多深入。

直到年我辞职创业,经过1年的准备,计划年开花结果,结果就是疫情来了,创业终止。

无法,我开始了求职的历程。至此三载,主要历经两个单位,可谓感慨良多。

下述文字只是记录了本人一些琐碎的过往片段,但能否担得起对山西省经济评头论足的高度,其片面、主管臆测之感委实令本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再一想,既然都是亲身经历,做不得假,发出来供有心人茶余饭后寥寥谈资,也算一事。

就职于山西某地龙头集团公司

经过猎头推荐,跟集团各层人资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在山西就职的第一个本地单位,是某地级市的龙头企业,一个养活几千人、存在已有二十几年的集团公司。

经过层层面试,由于职位的关系,最终一关我见到了老板。

见到老板的第一面开始截止到现在,我一直都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水平的人,虽然时有火气,但相信对亲近的人是位和蔼可亲的人,个人素质也很高、修养很好;喜欢健身、游泳,说明对人生也是积极、正面的人。

另外老板非常敬业,年仅古稀之年仍然日夜不停奋战在第一线,劳心劳力当地过半的市民都应有此观感。

相信本人下面的一些经历,应非老板本意,但确实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工资

先说工资,看来钱对于打工族来说,是数一数二的地位存在。

入职集团,我算是排位前四十的高管(有资格参加集团的周会),工资在与猎头及层层面试官沟通的过程中包括最后跟老板的沟通说的都很清晰。

收到offer,跟集团人资负责人及部门沟通后填写的薪资也是一致。

在发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却只发了50%左右。

相问之后,才知道集团公司近些年运营吃力,特别是房地产板块压力较大,工资在20K及以上的高管,每月实发70%,统一,我非个例。

这一点是入职时,未告知的。

按说70%也应高于50%才对,七折之后,还要看每个人所负责的业务区域,其预算完成情况,按当月预算完成比例乘70%后的工资,即为实发的工资。

是为阿米巴……

这一点入职时,也是未告知的。

人资

集团公司有非常成形的人力资源体系,集团总部设置人力资源部及各岗位,集团下属的各分集团、60多个子分公司也都有专兼职人力资源相关人员。

但是集团就是留不住人,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上述的工资。

首先,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公司无疑是下了血本的:与多家猎头公司签署人才引进协议,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辽宁、江西等地引进了很多高级人才,特别是集团的高管,全国各地都有。

从集团总裁、各分子集团总裁,再到集团总部财务总监、风控总监等,几乎都是花大价钱请过来的,很多领导过来都是带着团队,房地产子集团有从万达挖过来的高管团队,商业子集团有从天津等地挖过来的有丰富管理、操盘经验的团队……

薪资方面,明面上年薪过百万的高管应有10人以上,在一个山西这样的四线甚至五线城市,从这点来说,老板及集团的格局和魄力还是蛮大的。

按说此类型的高管,从寻找、层层对接、谈判再到试用、录用,层层选拔应该是系统化的,也应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集团往前推算至少五年,到我离职直到现在,最高层、高层(有资格参加集团周例会)的离职率非常高,跟着老板打江山的那几位老将除外。

花如此大的时间、人力、精力成本,进来后再熟悉、上手也有个过程,几乎所有高管都是在1年甚至更短时间内离职,用“内耗”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举个例子

从北京挖过来的集团总部高管邹某总(女,年龄45-50间),年薪百万。在首都工作时预估年薪30-40W。

其人能力出色、气质佳,来到山西舍弃的不止是原先的工作,应该还有照顾不到的家庭(集团是单休制,高管不例外)。

来到之后,其业务能力也得到了包括老板在内,大多高层的认可。

但工资未发先打七折,实发再按所负责业务或板块比例折扣,因为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再加上疫情对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不利影响,集团公司整体的预算完成情况可见一斑。

估计邹某总到手薪水应跟首都时相差无几。

工作半年多即离职了……这种集团超级高管,这些年比比皆是。

权限

作为统管四家实体、营业面积共计超越14万平米、多名员工的营销总负责人,我在集团其实是没有任何权限的。

包括财权、事权、人事任免权等。

比如说财权,没有花钱的权利。

入职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整个集团以前种种,已经把本地的活动执行公司、印刷公司、媒体公司得罪了个遍,原因几乎都是因为欠钱,以至于不论是想做个印刷品还是广告,或者做个活动,在当地找不到任何一家公司给你垫钱做事情,付定金也不行,只要是某某集团做的,必须先全款付清,才给执行。

别说全款付清,前期付定金,我也是没有任何签字权和谈判权的。有位更高层还有位同集团其他子集团同样职位的人跟我说过,在这里做事情要想做下去,必须自己想办法,而不是跟集团要钱。

做营销,没有钱,说实话挺难干。

举个例子

在入职后不久,在我的组织策划之下,我们落地了一个项目:当前最火的手游全国大赛山西省区的选拔赛,在我们子集团下面某个实体落地。

游戏山西区运营方开始要价冠名费6万元,最后谈到3万元,我认为这个价格还是合理的,在官方页面上都有大面积的宣传,另外山西省的玩家赛前半个月上线的话,都可以看到赛事信息……

3万元的冠名费,集团及举办地的实体店,不给出一分钱,需要我个人自己出去拉赞助。

由于疫情等各方面的原因,最终定下来的是某啤酒品牌给了价值1万元的啤酒。赛事也因为疫情,原定到场比赛人数为-人,实际到场人。

赛事定在国庆节,比赛结束后,由于天气日渐寒冷,价值1万元的啤酒元卖给了一个批发商。

比赛当天,比赛场地就在我们的实体店大厅,店里准备了人的自助餐,结果实际到场人数没有达到预估人数,自助餐只卖出了份左右,实体店的总经理说自助餐店里亏了块,我从3元里拿出来块补给了店里。

总经理又说活动结束要请几个领导吃饭,这个钱谁出呢?我又给了她块钱。剩下的2块钱,在跟合作方多次面红耳赤的吵架、谈判后,给了对方,以抵3万元冠名费。

总经理为什么说活动结束后要请人吃饭呢?因为活动现场用的LED屏、话筒等设备,都是我另外一个朋友托关系免费用的,来回运费都是我朋友自己承担。

这件事后,我相信这个来自省城太原的甲方,以后应该不会再给我们集团合作的机会了。

而我,也算是得罪了一个朋友。

再来举个例子

上述的事情,没有费用为什么要做呢?因为我是负责这一块的,整个集团高层都在说,你负责你就要去做一些事情,没有条件那创造条件也要做。

现在说的,是我刚入职集团不久,老板在集团周例会上要求大面积做宣传,因为夏天正是我们某个业态的旺季,当时却没有什么生意。

本市的电梯视频媒体老板是我的朋友,我找到了他。起初他不愿意跟我们做生意,谈到了还有笔欠账的问题。

在我再三劝说之下,我也讲就当是帮我个人个忙,我刚刚过来,需要点成绩给大家看。

就这样,本市多部电梯多个电子屏,15秒的广告每天轮回播放多次,播放半个月。

朋友说市场折扣价7.2万多,我们谈来谈去,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朋友只当帮我个忙,用集团的某酒店客房抵账(广告也是为这家酒店做的),而且只抵售价价值10元的住房。

就这样,签订完合同,制作广告、配音、剪辑,这些都是我找其他人和这个朋友一起帮忙做的。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老板要求,趁炎炎夏日,广告上线了。

播放完后,差不多是8月初,我到店里要10元的客房卡,说是要走流程。就这样,因为合同签过了,就要监播单、发票等等,朋友提供监播单、发票也开了。

之后我就在催,直到我离职,这10元的客房卡,都没有给了我的朋友。

期间,有一次老板在高层会议上,半开玩笑的骂我,说是谁谁谁,你这个10块钱的(签字)单都过去好几个月了,怎么才到我这里,才找我签字(需要老板签字)。那个时候,我以为老板很快就签字兑现了,结果后来仍然是杳无音信……

这件事期间还有个小插曲,这个帮忙做广告的朋友,某日给我打电话,说是从省城过来几个朋友,晚上要住宿,看能否帮忙安排两间房,我给酒店时任总经理打电话,以找不到那10元单据为由,拒不接待。

其他几个有意思的事情

还清晰记得其他几个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个,我们提前做好了双11活动的方案,于国庆节活动结束后开始走流程,直到双11结束,我们的策划方案还没有走完集团公司的流程!此类事情在集团内部数不胜数……

第二个,上述提到公司有非常完善的人资体系,但是我来到集团后,我的下面是有编制的。直到我离开集团,集团总部及子集团的人资都没有为我招过哪怕一位相关专业的员工。问则答曰,你用人你要自己招,你自己不招,谁替你操心呢!

第三个,整个集团涉猎的业态很广,我认为基本上所有业态硬件都没有问题,市场定位也相对清晰,但就是做不起来。子集团与子集团之间,说着整合资源,亲密合作,实际相互提防、相互指责;

第四个,集团公司逢年过节会推出一些活动,发展到现在几乎都是内部员工消化,有时活动力度再大,连内部员工参与的人也少之又少。

至此,我基本到了离开的时候了。实际我还是很感谢这个集团的,在其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交了一些真心诚意的朋友。

下一个经历也是本集团的某位高层,在跟下个单位老板吃饭时,聊起来需要我这样有医疗方面经验的人,就把我介绍了过去。

第二乐章

经上一个集团某高层的引荐,新老板预约再三,我与新老板认识了。很巧,新老板与上一个老板同姓,这个姓氏在我国也不算多见。

新东家是做体检的。

新老板明显对我寄予厚望,我在正式入职之前,是推脱过好几次的。

但新老板对我青睐再三,一直打电话邀请我过来面谈,期间断断续续联系了也有三四个月时间(这一点要感谢他)。见过两面后,新老板又邀请在当地有名望的老院长、各科专家,跟我一起座谈,听我想法和意见,之后答应我提出的薪水,7月初我入职了这家公司。

初入职

入职这家公司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又刷新了一波我对一些事情的认知。

说是总经理,负责人,其实医疗我是不懂的,而且坐镇体检中心的还是当地有名望的老院长。

入职后的1个月,除了为中心重新梳理了组织机构框架之外,在中心内部我几乎什么都没有动,全部用来了解内部情况和当地的市场,几乎有一多半的时间去到几家竞争对手的店里待着,看客户、看竞争对手的运营、了解市场情况。

再首谈工资

第一次跟老板见面时,其实就谈到了工资。我相信老板觉得我工资高是真的。也正因如此,有段时间老板没有跟我联系。

后来再沟通几次,老板答应了我的薪水要求,试用期三个月,八折。

直至我离开公司,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我的工资一直按8折发,从未正常核发过。

我的规划和动作

8月初,我跟老板说什么办公室啊、后勤啊等部门我就不负责了。

通过调研我认为当地的体检市场非常好,我们之所以没有做起来,因为营销做的不够好。

至此,因为建院半年多来中心每个月都在亏钱,我提出先主抓营销,请老板告诉我盈亏平衡点,我先要给老板做到盈亏平衡,让老板不再往里输血。

过了几天,老板告诉我,39万。

主抓营销,我规划了三个部门:企划部、市场部和新媒体部。

企划部主要负责产出一些必须的内容,因为当时连中心简介都语句不通;

市场部主要做市场;

新媒体部负责发出一些声音。因为体检中心,主要的客户群体还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当时我们中心在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任何信息,抖音等平台上什么信息也都没有。

制定规则

如今想来,新老板人也不错,人很善良、性格脾气也好,对我也不错。

决定大干一场之后,我认为对于市场来说,首先必须要有一套清晰的薪酬体系。

在我来之前,我知道公司有兼职业务经理,老板的资源,业务员去谈,谈成了竟然可以给到提成A0%。

我找到老板,说这个不合理。首先要想做好一件事情,不能靠兼职,必须专职。

其次,我认为:业务对接人通过自己努力拿过来的单子提成B0%比较合理,老板的资源业务员去谈提成C%比较合理(A大于B大于C)。

最终,我们确定了下来。

也就是说,差不多我来了之后,老板的资源提成降到了以前的六分之一,非老板的资源降到三分之二。

经过跟老板许多次的探讨,确定了底薪0+B0%/C%的薪酬方案。

但是事实证明,这个方案在当地并没有吸引力,面试应聘者不少,都认为底薪较低没人来。

经过跟老板再三沟通,我又加了一条,试用期三个月,如果某月完成00元的任务,奖金0,底薪和提成不变。

由此慢慢的终于入职了3位员工。

第一个搞笑的冲突

薪酬体系确定后,我说服了一位兼职转为专职的员工李某。

李某在9月份谈了一些业务,但很多是老板的资源。在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公司竟然没有给这位员工发放应有的提成。

因为已经招了三名正式员工,如果第一个月应发的提成不发,那我新组建的这个团队无疑很快会解散。

我去找到老板,老板给我的答复是他觉得他的资源业务员跑下来,给的提成还是太高了,再往下降两个点(原先是A0%,我给调整成C%,只有原先的六分之一了)。

我说不能降,已经答应了员工的事情,一定要一言九鼎,执行落实到位,这样大家才有心劲出去跑市场、谈业务。

跟老板PK了四五个小时后,老板答应了发吧。

本以为第二天会发。结果又过了许多天,不发。

期间业务员找到我辞职,说是老板说再考虑考虑,提成再往下降两个点。

就这样扯来扯去,在我与老板沟通第四次后,确定我们沟通之前的按原先答应大家的发放,自此之后的再往下降两个点。

就这样,拖了一个多月,下个月发工资后才发出来。

降下来的两个点,我跟员工们交代起来也费了点心血。

第二个搞笑的冲突

因为上一份持续了十年的工作,集团公司是提供吃住的。

我的家庭也不在这个城市,在跟老板商谈待遇时,就说过以前公司都是管吃住,包括水电暖都不用自己操心。老板也答应了,好给你租房子吧。

结果从我入职到离开将近一年时间,公司给租了住处,但从未给缴纳过一分钱的水电费。期间跟老板沟通过几次,老板都说:能行,来我跟办公室谁说一声。

等到我去问办公室主任的时候,回答一直都是老板没有交代。

本身钱也不多,每个月物业水电加起来几百块,找老板几次不给落实,我也就算了。

但现在想起来暖气费就会感觉比较压抑。本地是10月份缴暖气费,11月初来暖气。

暖气费的事情跟老板沟通过好几次,老板肯定也知道暖气费没有交,结果一直过了元旦,我愣愣被冻了两个多月,公司才为我的宿舍交了暖气费,而且交的是全额。

第三件搞笑的事情

上述提及,对于新入职试用期的员工,如果当月单额超过1万元,除了应该核发的底薪和提成外,再发0元奖金。

三个业务都是8月底入职的,或许是这个政策的刺激。其中有两位业务人员9月的额度超过了1万元。但10月份发9月工资的时候,公司都没有给发这0元钱。(报工资的时候都跟财务核对过)

我又去找到老板PK,一讲之下,老板说这一条我没有跟他打过招呼,属于我自己的决定,不算。

我了个去,首先我来的时候老板为了表达对我重视不止一次说过,营销这块都由我定;第二,这个政策的制定也是因为新晋员工没有业务,没有积极性,都想离开,我才制定的,而且跟老板沟通的非常清楚。

关于这件事,我跟老板沟通时是这么说的:

完成1万块钱的任务,再发0块的奖金,看上去底薪0+提成0,再加0,那么一半发了工资,但是为了完成这1万元的任务,没有人到了月底正好完成1万,能够完成1万元那么2万3万也很有可能的。

再者,即使完成了1万元公司给发一半,公司也不赔钱的。现在培养人留住人更重要。

老板答应的很清楚,结果就是不兑现,说我没有跟他说过。最后拗不过,还是发了。但又生出更搞笑的事情,就是只给一个人发了这1千元钱,这个人自己的资源单子就超出了1万。

另一个人,又是一个故事

另一个人的1千元钱,老板怎么讲都不给发。

老板说是她完成的1万元的单子里,有我的资源给这位业务员的,也有老板的资源给这位业务员的,这些都不算,1万元只算自己跑的。

其实,我也害怕出现这种情况。

在跟老板谈满1万元给1千元奖金的时候,我跟老板就说的很清楚,要想留住人,必须要这几个人赚到钱,人家赚不到钱,我对每个人又有很多的拜访等工作要求,没几天就走了。

为了让新人赚到钱,新人嘛一开始往往没有多少人脉,不然谁来辛苦的跑市场呢。

需要公司包括我给新人客户。

慢慢的,我会把老板给到我包括我自己的客户(我自己谈下来也是有提成的),给到业务员,让业务员尽量突破1万元的额度大关,每个月能赚到五六千元,这样这么辛苦的工作大家才会觉得有干头,慢慢的她们也会积累起自己的客户。

我跟老板说这些,老板还非常认可,也认可我的说法,我是在为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

结果,老板因为这个原因,就是不给那位业务员发奖金。

最后我自己拿我的工资给业务员发了0元钱,因为我答应了他们,不发我以后根本无法带团队、做事情。

搞笑(恶心)的事情很多晋商精神的泯灭

我谈了一个客户,是某国有四大行中的一个。

前前后后花了很多心思,总共时间跨度有半年之久,结果最后公司给发提成的时候,愣是扣了应发提成的46%。

我通过我的努力、我的资源和人脉,还有我独特的策划,这个策划也是得到了该行领导的一致认可,如果没有这个特别的策划,该行是不会选择我们的。

就是因为我力主的这个产品策划(老板一开始还觉得无所谓,不需要),包括后来的招投标都是我主导,包括分行的领导,都是我,谈下来这个客户。

有些小客户,你会觉得老板不跟你斤斤计较,该发的老板不会少发一分钱。

但是往往到了体量大的客户,老板就会找各种理由扣提成。这个行径不只针对我,针对我们下面所有员工,包括院内其他给中心谈过来的超过5万元业务的单子。

这个分行,明明前前后后都是我做的单子。老板说:

你谈下来的不假,但是报名的时候(我们中心不是独家,该行采购了三家),除了分行其他几个支行,老板他都打了招呼,下面的支行我跟支行行长打了招呼的,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不发哪怕1点的提成!

老板不管,如果不是我前后那么努力、如此策划,这件事情是由分行统一确定,支行行长在这件事上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何来打招呼之说?

老板根本也不认识分行的负责领导。

但就是不给你发,扣你46%没商量。一开始我不同意,客户的钱到了都过了很长时间了,跟老板沟通了很多次,后来我才明白,如果我不按老板说的答应,公司一分钱不给发,一直拖着!

最后没有办法,说到这里,不论谁反驳,我都想说,这是晋商精神的泯灭!

再说几件搞笑的事情

第一件:因为做体检市场,需要沟通的都是各单位的领导。每个人往往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往往领导们也是。领导们拍了板来我们这里体检,如果领导本人或其他领导觉得体检项目有限,需要加项,费用需要业务负责人出,不然就让领导自己付钱,公司不承担;

第二件:业务负责人邀请领导来中心实地视察,中心有餐厅,如果领导留下来吃饭,老板说食材采购费用需要业务员出;

第三件:我作为中心的总负责人,工作差不多一年时间,公司从未提过上保险的事情,其他员工也是。七、八十名员工,给上保险的,仅有四分之一,现在还是如此;

第四件:每月20号发上月工资,公司从未按时发过工资。我有时候就在想,早发晚发都是发,老板为什么就不能履行自己的承诺,按时发工资呢?因为那点利息吗?

第五件:由于疫情等原因,我是三月底离职,二、三月的工资公司一直拖着不给发。理由是我负责的一个公家单位的帐还未结清。后来拖了三个多月才发;

第六件:可能有人会说,你讲那么多,跟公司形成文件啊。因为每次跟老板谈完,老板当面答应的事情,后来不兑现的时候,就一直讲说忘了。我提过很多次,商量后的事情形成决议、文件,在高管会议上颁布。老板答应的好好的,从未做过。

结尾

上述列举种种,今日写下此文,目的不为批评、指责某个人,也不为钱不为利,只为自己能够吞吐一点胸中恶气,还有自己这一点浅薄的认知:

百度一下:晋商精神,“信誉至上、诚实守义”跃然屏幕,我是觉得以我经历,山西的一部分商人已经把诚信、信誉这些最应该、最美好的商人品质,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知道身在山西或者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跟我是否有共同的感受?还是说,我所讲的只不过是片面之词,发泄一己之愤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