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策划 >> 营销策划前景 >> 正文 >> 正文

断刀召集令这样的营销方案挽救不了张小

来源:营销策划 时间:2023/4/15

早上打开手机,突然看到了断刀召集令的字眼,还以为武侠小说中的某个大会又要召开了,这让曾经酷爱武侠小说的我马上精神抖擞,难道真的有这样的江湖存在?难道真的是百年之后断刀召集令重现江湖了?可是这是哪本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呢?怀着忐忑不安和无比激动的心情打开新闻,却大失所望,原来只是张小泉的一个营销方案而已,心情全无。

自从7月14号张小泉的菜刀因为拍蒜断裂上了热搜之后,网上关于张小泉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他们董事总经理夏乾良的之前的一段视频也被翻出,在视频中他批评中国人几十年的用刀方式都是错误的,同时给大家演绎了米其林的厨师的正确用刀方式,这段视频使这场争议彻底失控了,毕竟在我们老祖宗开始用刀的时候,米其林的厨师可能连蛋白质都不是,我们还需要他们来指导我们如何用刀吗?更何况,张小泉的产品主要面对的是国内市场,为什么我们需要借鉴米其林的厨师的用刀方法呢?这到底是要炫耀自己的高贵还是对国内餐饮文化的不屑呢?

在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势下,张小泉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连夜出来道歉了。当然在笼统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还是把原因归咎于大家对夏总的视频断章取义了,忽略了前后的语境,这是有可能的,那么在道歉的同时为什么不发布全部的视频呢?让大家看看到底是在什么语境下才有了这段发言,这样不是比苍白的说辞更有力吗?

这件事本来就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事发当初张小泉公司的客服能够及时地回复和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可能,他们的菜刀是有专门用途的,确实不适合拍蒜或者拍黄瓜,但为什么不能好好的跟消费者解释呢?据说断裂的那把刀售价不菲,而大蒜本来也不是什么太坚硬的物体,就算产品质量没有任何问题,解答消费者的疑惑也是一个公司必须承担的义务,为什么就用一句冷冰冰硬邦邦的话怼回去呢?这只能体现作为一个传统老字号的骨子里的傲慢和对消费者的轻视,从他们老总的发言中也可以看出来,企业骨子里的文化就是不重视中国消费者的。

憋了几天的营销部门放出了大招,将对五年之内的断刀进行免费调换,不限于张小泉这个品牌的断刀,这就是被大家戏称的断刀召集令了。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失败的营销策划方案呢?首先,断刀的新闻本来就不多,在网上和身边都很少听说,这是小概率事件,所以能够产生的影响力本来就是有限的。不是每家菜刀的名字都叫张小泉。其次,谁家菜刀断了还天天放在家里呢?尤其是放五年的时间更没有可能,早就扔掉了,所以拿什么进行调换呢?最后,如果张小泉的产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那么换回来的刀是否还会再断掉呢?到那时舆论热度已经消失了,再找谁去换呢?徒增麻烦而已。并且如果只是一把普通的菜刀,更换一次的成本比买一把新刀都贵,图什么呢?这样的营销方案看似热闹,但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断刀召集令一出来,几乎没有人叫好,这也反映了大家真正的想法。实际上买的别的品牌的菜刀,如果出了问题自然会找相应的厂家解决的,而如果是张小泉自己产品的问题,自然它们也逃避不了责任,先把自己的问题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解决好,就是对支持它们的消费者负责了,也是对于张小泉这个传统老字号的最好的维护,这样华而不实的营销方案根本没有办法挽回正在失去的良好的口碑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赖。

按照公司官方的介绍,张小泉这个品牌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了,虽然现在改制了,有了资本的加持,制作方法也更新了,运用了更多的现代化的手段,但金字招牌还是需要经常擦拭的,只有这样才能历久弥新,而不是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甚至将几百年来先人辛辛苦苦的积累下的良好的口碑作为消费者选择的必然,四百年前,双立人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呢。

张小泉公司的回应反而引发了大家更大的热议,因为我们无论是从老总的辩解中还是所谓的补偿措施中,都没有看到更多的诚意和可操作性,好像就是在应付舆论。舆论热点可以很快过去,但消费者的信赖也一样会失去,那可比舆论可怕多了。就像很多网友说的,这个公司从上到下都需要一次深刻的反思了,而可能的最好结果就是更换领导层了。因为错误的掌舵人只会这这个老字号在偏离航向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