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做不到知识和技能迁移的人,很大概率会被社会淘汰
在做HR这几年,遇到过不少有3年5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说实话,他们跟应届生并无多大差别,唯一的差别可能就在于熟练。也曾解聘过一些人,他们是老员工,但是后来逐渐被新员工所取代。
这些人工作了3、5年,但离职之后还在跟毕业生抢工作。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无外乎是有些人工作了5年,不过就是把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用了5年而已。
还记得前几年全网刷屏的收费员吗,那份工作几乎不用动脑筋、且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终于在她36岁这一年,收费站改革,她失业了。让她刷屏的,是她的第一反应:她情绪崩溃,大哭着说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
疫情期间,相信很多人思考得最多的就是,我有抗风险能力吗?被裁员,被降薪,有不少人从年前辞职在家,至今没找到工作。
在这个快速发展且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没法保证一个岗位会一直存在,而我们每个人也至少会换3-4份工作。
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做不到知识和技能迁移,很大概率会被社会淘汰。
02什么是可迁移能力?
可迁移能力就是你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或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后可复用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中,都可以通用的能力。
王世民和缪志聪合著的《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中,将可迁移能力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
近迁移主要指性质相同或相近任务之间的迁移,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比较频繁。
比如你为公司策划了一个春游活动,做得还不错,如果再让你做一个秋游的活动,你就可以把春游活动的经验迁移过来。
因此完成好一项任务后要善于总结工作步骤以及配套的方法,特别是会多次执行的任务,以便于再次执行时能够及时高效的完成。
远迁移主要指工作性质差别较大任务之间的迁移如跨行业、跨部门迁移。
比如你是一名销售,转岗去策划岗位,你可以从销售的工作萃取能力完成新的工作。比如你是房地产的高管,转行去保险公司做培训讲师,你可以萃取房地产高管的经验去完成培训讲师的工作。
远迁移能力由你能否有心或善于总结工作所需的本质能力(一般是思想和认知层面的水平提升)决定。
与近迁移更注重迁移的量不同,对远迁移而言,迁移的规律越接近本质,就代表可迁移的能力越强。因此,你所能抽象出的规律越接近本质就越好,因为这意味着这个规律能解决的问题范围就越广,你所能跨越的岗位和行业的幅度就越大。——王世民·缪志聪《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
也就是说远迁移能力决定了你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决定你工作的主动性,决定了你生命的自由度和幸福水准。
03把可迁移能力发挥到极致是什么样的体验?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高段位的职场人,都会自觉训练可迁移技能。
深以为然。
褚时健年轻时制烟,是“中国烟草大王”,74岁开始第二次创业,在哀牢山种橙,10年之后“褚橙”大获成功,褚时健成了“橙王”。
褚时健为何两个完全不搭界的领域,褚老做一个成一个?那是因为多年的商场打拼,褚老早就将可迁移这项能力炼就得炉火纯青,所以无论是制烟还是种橙,他都能做到风生水起。
年,陆步轩“高调”复出了。陆步轩,曾经的北大才子,毕业后因经济压力被迫当起了屠夫,卖猪肉营生,轰动一时,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