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康柏拉。康是我的姓,柏拉则是取自我大学的时候超级喜欢的一个人,就是写出了《理想国》的柏拉图。”
11月23日,在由扬州市女企业家协会、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运河城市国际交流专委会支持,扬州市“一带一路”发展促进会、大运河传媒承办的全球女性创业者志愿行动公益培训活动上,上海乘除文化创始人、复旦大学科华学院主任、企业IP营销商业架构师康柏拉为创业者们分享了商业IP的营销体系以及如何具体实践的方法。
作为一个创业已然成功,并为后来的创业者提供较为成熟商业思想的事业有成者,康柏拉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学艺术出身的他,在商业的庞大帝国里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怎样的“理想国”?
带着这样的探究,大运河传媒与康柏拉面对面,展开了一场对话。
融入艺术让中国品牌崛起
“在大学里,我给自己找到的使命就是为中国品牌崛起而生。”
康柏拉为人所熟知的第一层身份就是企业IP营销人。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企业提供品牌策划、品牌定位、品牌视觉、品牌营销、品牌传播等一系列的品牌全案商业策划,同时还为中小企业打造品牌的新媒体营销传播平台。
然而,康柏拉另一层身份则是专业学美术的艺术家。
这位来自内蒙古小镇上的青年,有着和内蒙古的天空一样宽阔的眼界。当同龄人还在犹豫如何平衡学校、城市、专业的比重来填报高考志愿时,康柏拉就已经明确,在他的心中,城市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校本身。好在他的艺术专业能力也十分给力,使他得以顺利在北京美术学院学习,让他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造诣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从做一个艺术家到“为中国品牌崛起而生”,康柏拉觉得这之间并不算一种跨界,而是在对自己的特长和热爱有着清晰认知后的一种水到渠成。
上初中的时候,康柏拉所在的年级一个班上就有七八十名学生,他不仅在班内的人缘关系极好,而且也能成为整个年级中的学习成绩佼佼者和老师眼里的“问题生”们的共同朋友。“现在回想起来,这其实就是潜藏在我性格中的一种能力。不以通常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标准,我也能找到一条和不同人相处的共通之道。”康柏拉认为,自己性格里的“开放”让他比别人走得更快、更远。
到了大学,康柏拉就耐不住性子,想用专业做点什么。于是,他联合其他有意向的同学成立了一个类似广告公司的工作室。通过给企业做一些外包设计、策划的活挣钱。“当时我还是工作室的老大,当老板让我尝到了一丝自主创业的甜头。”
后来,这种擅长交际的能力在他年毕业后进入当年知名的商业推广平台橡果国际时有了更明显的体现。起初,他只负责原画的制作,然而画了几个月后就倍感苦闷。原来,单纯画画的工作不仅消耗时间,也赚不了太多钱。这对个性开朗、爱与人打交道的康柏拉来讲实在是一种折磨。机缘巧合的是,在那几个月里,他有幸结识了市场部、品牌部的领导。“我虽然当时只是一个小职员,但我也能把握住机会和领导相处得很好。这也给了我后来转向市场部工作的机会。”
事实证明,康柏拉就像草原上的马一样,只有在广阔的草原上才能尽情奔驰。在橡果国际的市场部,他的策划、设计方案总是能获得不少正面反响,他也仅用三年时间就坐到了高管的位置。康柏拉认为,这种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在大学的时候,我沉迷于阅读乔布斯、富兰克林、马云、刘强东等知名企业家或创始人的自传。我感觉我整个大学时代都在做这些事情,我学习从他们的经验中锻炼自己的商业敏感度和洞悉力。而进了公司以后,我尝试着理论结合实践,以市场部、品牌部的领导作为自己的对标目标,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营销能力。于是才能有后来的我。”
艺术文化的基因给了康柏拉审美的底气,而在企业工作的迅速提升使他的学习能力和视野得以厚积薄发。“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是学画画的,因此他设计出的苹果手机有了领先世界的审美,他把对美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同样,造火箭的马斯克从小就接触艺术,因而他的特斯拉也拥有有别于普通汽车的审美价值。”康柏拉告诉大运河传媒记者,美就是生产力,是一种底层逻辑。而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则产生了巨大的创业火花。他也不例外。同时接触到艺术与商业,让他觉得自己注定就是要做品牌工作的,他的使命就是“为中国品牌崛起而生”。
因此,致力于让中国品牌崛起的人又怎么会甘于在一家公司做到老?
当康柏拉被调到橡果国际的上海公司后,他深感自己遇到了升职、加薪空间狭小的瓶颈。同时,企业缺少了能够满足他施展艺术能力和成长上升的空间。因此要想获得新生,就得从内里打破。“当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时,我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先接一些外包项目增加名气,然后再慢慢开公司。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让我们有机会在一开始就接到了知名化妆品公司福瑞达生物的单子。”
后来,顺理成章地,康柏拉也就辞了外人眼里羡慕不已的工作,选择在更加时尚、有魅力和活力的上海安定下来,开了属于自己的上海乘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心做他自己的企业品牌营销,有了充分发挥个人创意的空间。
创造IP营销思路建立商业体系
运营上海乘除文化以来,康柏拉一直在商业的海洋里浮沉。泸州老窖、七匹狼、白象集团、百雀羚、雪花秀、今日头条等都与他的企业进行了合作。
“从毕业后我就在做品牌营销方面的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十三年了。以前大多是围绕品牌工作的一个方面展开叙述,近年来通过更多方向的业务实践和背后逻辑的总结,我对品牌形成了一个叫金三角IP营销体系的概念。”康柏拉说。
金三角IP营销体系就是创始人IP、品牌IP、产品IP三者共同构成的金三角结构。康柏拉介绍,这三点是营销体系的核心“三把剑”。
第一个是创始人IP。在抖音、小红书、快手崛起的时代,康柏拉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迅速跳跃上了互联网平台发展期的末班车。“十年时间,我一直在专注做类似广告公司的品牌全案工作,但是当短视频、直播兴起时,我认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有增长潜力的风口。”他谈到,当时公司已经在传统品牌营销领域实现了单项超百万的营收。但是为了乘上这辆快车,即使只有几万,公司仍然决策要在帮助中小企业打造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力。
“你看,无论是乔布斯的苹果、马斯克的特斯拉,还是雷军的小米、董明珠的格力。创始人将成为公司的灵魂。因为他的文化、思想和眼界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打造创始人IP的核心就是利用领导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新媒体时代迅速铺开市场。”康柏拉介绍,不久前,他刚刚为成都的鸭面派餐饮品牌进行了全案策划设计。首先就是对鸭面派品牌创始人许汝林夫妇打造创始人IP。利用创始人的文化故事,宣传鸭面派的影响实力。半年时间,鸭面派就扩张了近十家门店。
第二个是品牌IP。“这十年来,中国的品牌其实在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中国做的好的百年品牌仍然是凤毛麟角。”从发出“为中国品牌崛起而生”的使命以来,康柏拉一直在对比学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百年传承的秘密。他认为品牌IP也是企业葆有生命力的核心。“比如苹果、小米同样是手机,只是品牌不同。在售价相同的情况下,苹果手机的成本价可能更低。这不一定是由于劳动力或原材料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定价规则只是因为苹果手机有着更高的溢价空间。”康柏拉用一种通俗易懂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例子向记者介绍了品牌IP的塑造,对品牌影响力、忠诚度的重要性。
“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企业的品牌进行定位,确定符合他发展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影响模式等等。”
第三个是产品IP。康柏拉表示,品牌营销最终还是要拿产品说话,实实在在销售的产品才能创造企业的现金流。而产品IP做的就是用户购买产品的理由以及它的有效触达。“你看,手机品牌、咖啡品牌有那么多种,你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其中的一种。这个就是购买理由。而这种理由是需要人为设计出来的,例如触达用户内心的消费场景、货真价实的性价比,甚至是产品代言人等等。产品对消费群体、消费场所的选择也属于有效触达的范畴。”
康柏拉介绍,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策划案例就是用三个月的时间为泸州老窖打造了“泸九九的小酒窝”抖音账号。通过前期的比稿、分析,迎合泸州老窖对年轻化市场的追求,这个账号选择了时下流行的“短剧”形式。将泸州与酒的情怀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演员去演绎。于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康柏拉及其团队就实现了泸州老窖近五十万粉丝的突破。“我认为这里面的核心就是创意。多亏了艺术的底蕴,让我可能比别人脑洞更大些,思想更活跃些。”他说。
“创始人、品牌、产品‘三把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补充,形成了商业模式中的一个闭环。”康柏拉认为,这种状态就好比“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创始人的思维决定了品牌的发展方向和影响力,而产品才是最终让品牌触达用户的关键。企业在创业或者深入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这些IP元素的影子。
专注与热情是保持创造力的源泉
“我的性格整体是很open的,我认为这种性格给我带来了很多好运。”在谈到创业至今的持久力量时,康柏拉如是讲道。
刚毕业就能进入橡果国际,并在市场部做到高层,康柏拉认为是有机缘巧合在的。但是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对艺术专业的专注和积极主动的为人处世态度。“我始终认为不管在什么样的圈子都要结交到优秀的人,能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一直在吸收新的思路,也将好的内容带给更多人。”
除了专注专业的学习以外,康柏拉表示,另一个很重要的行动就是“功夫在诗外”。“在北京上学的时候,除了上课时间,其余时间我几乎都在外面。我去文学、艺术等等不同的圈子里体验,拓展自己的眼界。我想我既然坚定地来到了北京,就要把北京感受得彻底些。”直到现在,康柏拉去不同的城市都会深入感受当地的风俗文化。他相信,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
同时,他也坦言,在这一行其实也遇到了许多挫折。不仅在创业初期面临过缺少客源,将近半年都没有收入,要借钱的日子。而且最近的就比如上海疫情期间封锁,也间接导致了他的公司效益断崖式的下跌。“这种影响可以说到现在都还存在,但我还是认为创业永远是无限可能。想象无限、追求无限。”康柏拉将人生的坎想象成一场旅行,是好是坏都是风景,跨过去便是坦途。虽然停工过程中可能放下了很多,但也意外为他打开了个人线上直播教学的大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写过,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快乐。“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些都不算困难了。我能从内蒙古的小村子走到北京读书,到上海创业、定居。其实,我已经实现了我最初的理想。能用我的所长帮助别人、能和天南海北的人成为朋友都让我感到幸福。”
“现在,我在学着‘放下’,放下外在并回归自己本身;同时也学着‘打开’,接纳并连接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企业绽放自己的生命力。”康柏拉相信,只要坚持“为中国品牌崛起而生”的理念,踏踏实实做事,终将迎来中国品牌崛起的一天。(徐蓉王鹏飞)
(大运河新闻)制作曹宇
编校延晨徐蓉
一审桂艳张莉
二审肖东
三审晖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