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营销策划 >> 营销策划介绍 >> 正文 >> 正文

营销沙龙这样搞,签单率85活动策划

来源:营销策划 时间:2022/5/6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6983143.html
频道说24场支行营销型沙龙实战经验,教你如何策划一场签单率高达85%以上的营销型沙龙!

其实各类沙龙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以维护/拓展客情关系为主的沙龙活动。

这类沙龙的特点是利用自身优势或三方资源,围绕“中产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通常以感恩答谢、红酒珠宝绘画品鉴、音乐会、歌舞比赛、糕点制作、小小金融家、某领域内知名专家讲座的等形式呈现。

第二类:以营销重点产品为主的沙龙,简称营销型沙龙。

这类沙龙重在对客户进行保险、贵金属、基金、股票、信托等各类投资品知识分享,更新其家庭资产配置和家庭理财的相关知识;有的银行也会以异业联盟形式开展活动。这类沙龙可以扩大银行区域内的金融专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银行“一对多”批量化营销,现场签单;达成客户、银行的“双赢”或客户、银行、三方机构的“三赢”目标。

从银行层面来说,这两类沙龙活动的日常开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笔者曾参与某大型国有银行A分行二次软转型项目,期间参与了A分行24场支行营销型沙龙,结合这些实战经验,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如何开展一场签单率高达85%以上的营销型沙龙?

营销型沙龙问题出在哪里?

在支行谈到沙龙时,大家总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沙龙做过,劳心劳力但没有效果;

没场地、没人讲、不敢讲、没费用,送客户的礼品不如其他银行“高大上”;

邀约时一说起沙龙活动客户就推脱说没时间;

不敢开口,怕得罪客户;

来的客户多是熟面孔的阿姨大叔们,配合度高,但没有签单意愿,有的甚至拿了礼品就走;

客户经理平时太忙,没有时间来组织活动,更别提自己来主讲了;

支行费用紧张,沙龙花钱多,用在其他地方更有效;

不知道如何讲,介绍产品时氛围沉闷,甚至有客户睡着或提前离开

……

这些问题,相信正在看文章的你也有遇到过,我们可以一起思考:

上次没有做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再一次的机会,将从哪里着手改变?

目标客户邀约精准吗?针对这类产品究竟是从新客户群里邀约还是从存量客户群邀约,客户层级是怎样的?

有无做过预销售?

前期的准备是否可以再充分一些,需要哪些团队配合?

如果费用有限,怎样借助外部资源来协助?

现场的流程还可以再优化吗?现场营销氛围营造还可以更浓厚吗?怎样让客户high起来?

产品的介绍促成话术统一了吗?

演讲者是否准备好了课件?主持人和演讲者之间的配合度怎样?

一场成功的营销型沙龙活动是检验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执行力的最好实验场,也可以看作是支行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微电影”,客户即观众。

那么,应该如何协作拍好这部“微电影”呢?我认为,最不可或缺的三元素是“三确定”,即确定主推产品包、确定各岗位职责和确定具体方案。

确定主推产品包

很多人都对营销型沙龙的理解有个误区,即一场活动只能分享一款产品。

但经过几十场沙龙策划后,我发现,其实我们可以站在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做分享,将风险属性不同的产品做组合式营销(如“定投类+贵金属+趸缴保险”),一场沙龙活动可以分享2-3款产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提升分享效率,还能增强客户对行内多款产品的认知度,实现综合化营销。

组合式产品营销沙龙的要点在于:讲授主次要分明。举例来说,若一场沙龙的分享环节为45分钟左右,那么,可以将其中的5—8分钟,设置为家庭资产配置理念、25分钟设置为讲定投类产品、10分钟是黄金产品的讲解,剩下的5分钟可以分享趸缴保险。

明确各岗位职责

主管行长/网点主任(出品人):负责费用管控或三方沟通;

主管行长/网点主任(编剧):确定需营销的产品和目标客户群;

客户经理(导演组):现场统筹、活动内容和流程确定;

主持人(主演):行员、客户经理;

地点:通常为支行VIP区域,30-50平方米空间即可

行员(场务):其他行员2-3名负责各项设备、物料到位、现场签到、指引、音响、拍照、签单引导等事宜。

确定具体方案

在传统沙龙流程的基础上,整体环节设计需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