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底,中国编客推出了《20位资深策划编辑的年终总结》。有读者在留言中说:“为什么没有营销编辑?营销工作难道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实际上,营销岗向来是出版机构极其重视的岗位,同样也是“背锅侠”的重灾区。尤其是在短视频、直播(后简称短直)来袭后,出版机构营销编辑的工作受到颠覆性冲击,“内卷”严重。年至今,我们看过太多炫目的短视频、直播案例,但这次我们更想
小五:与其费力去做机构自营短直,不如去找有一定积累的博主省力,现在很多机构自己的直播,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你看,我也在直播,实际上收效甚微。我希望提升博主、媒体开拓能力,比如一本书,精准找到适合带货博主,一击即中,一次卖个几千上万本。
颖儿:最希望提升的是内容能力。因为公司项目比较多,经常出现一个人负责六七个项目的情况。这个时候势必每个项目做得都不会太细致,对内容的研究和稿件的撰写也不太讲究。因此,团队能力需要提升,不止是专注商务拓展。
2?最希望顶头上司听到的话?
列余:年年底直播风口还没到来时,做过一些尝试,遗憾的是当时没坚持。等想做的时候,领导只要结果,不给人力——2个营销编辑,除了做日常各种营销工作,还要同时更新短视频和直播。后续就没持续做。有的领导也会纠结是否有成效,这就是先有“鸡”(销售、数据)还是先有“蛋”(人力投入)的问题,这应该是领导端的问题,自己想不清楚,就拼命压榨员工,实在是不合理!我知道很重要,但请深刻理解,要么给人力,要么减现有工作量,不要两头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这块外包出去!
安妮:新业务一定要给团队信心和理解。除了设定KPI,定期做心理疏导很重要;主播最怕相互比较,且心理脆弱,需要多多
列余:年,我会看看更多职业机会。作为一名营销编辑,通过沟通不同的合作者,不断保持自己的学习力,是这个岗位带来的最大收获。无论是否继续,都感谢营销编辑这一职业带来的一切。
颖儿:未来团队希望分成两个业务板块,一个是自媒体运营,一个是图书推广。其中自媒体运营方向,希望能有2个人专职做小红书,2个人专职做抖音。然后图书推广这块,一个项目分两个人配合,一个写稿,一个沟通渠道BD,我觉得这样比较理想。
豆子:不知道。说实话,不管是作为编辑,还是作为营销,让读者知道了解一本书,或者说知道有这个图书品牌,作为个人而言感觉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李长毛:只要编辑们继续出可爱的书,我就会继续当好营销编辑,干到自己干不动那天。也会计划考个中级编辑证,为老年铺路。
4?年的职业目标?
安妮:刚换岗的新人,目标就是在新单位立住吧。把“喜爱”和“专业”再多融合一点。
颖儿:年职业目标,做出一个中部的小红书和抖音账号,做爆至少5种书,精进写作。
豆子:先继续加油做呗,所运营的平台粉丝能多增加几个吧。
小五:30岁之前转策划。承接一本大书,完成全流程营销,带一本10万级别的书。
5?营销编辑的崩溃瞬间
李长毛:别说至今,从开始营销活动的第一天,就在不断遭遇危机,比如“你营销什么读者不看什么”“活动没人参加”“直播没人看”“直播看了卖不出去”“一摆摊就疫情”等等。
小五:就是做“夹心饼”呗。营销工作有很多工作与其他部门重叠,分工不明确,交叉的工作都归营销,做的事情又杂又多。还有就是,给博主寄书后没有任何动静,问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都不理人的……做了3年营销编辑,还没学会被拒绝和被冷落。还有的博主一上来就说,你想白嫖我的流量?我说图书营销本来也没有预算,但我们有内容,广告属性没有那么浓烈,如果你不想合作,可以拒绝,没必要说话这么难听,他就回了我一句,“呵呵呵”。
豆子:最崩溃的难道不是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是书销量不好吗?(哭)
成为独立阅读推广人
谋求个人事业“第二曲线”
■刘琳君(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营销编辑)
这个时代是专业性价值显现的时代。编辑的未来职业路径是多元的、个性化的。每一位图书编辑都是一个阅读推广人。
编辑每天都和图书为伴,接触大量各类图书,为已出版的书想办法,也为还没出版的书找策略。这些工作上的便利,让编辑相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对图书有更深的感情,也有更深刻、专业和全面的理解。
所以,编辑可以成为阅读推广人,积极拥抱这个自媒体时代,凭借专业性打造个人标签和影响力。擅长写文字的就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5.html